新規落地后,不少商家以“3C認證”作為賣點來宣傳。
文、圖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慧琪、周偉良
自6月28日起,旅客被明確禁止攜帶無3C標識、標識模糊或屬于官方召回范圍的充電寶登乘國內航班。記者調查發現,禁令之下,在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中,無3C標識的充電寶產品并未絕跡,而線上平臺部分帶3C標識產品的售價甚至較往年翻倍。
此外很多市民關心,手中存留的“無證”充電寶,除民航外,搭乘其他交通工具是否有限制?公眾該如何判斷手中充電寶的安全性?閑置充電寶又該如何處置?這些關乎消費者切身利益的疑問亟待解答。
商店里,帶3C標識的新規充電寶受到消費者青睞。
線下市場
“無3C”充電寶仍有流通
盡管市場監管總局早在2023年就公告要求,自2024年8月1日起,未獲3C認證的充電寶不得出廠、銷售、進口或經營使用,但記者在市內部分線下市場發現,未獲3C認證的充電寶產品仍在流通。
在越秀區萬菱廣場的一家數碼產品店,面對顧客關于3C標識的擔憂,商家承諾“產品都是合格的”。記者觀察到,該店內部分充電寶并無3C標識,當記者追問緣由時,商家僅重申“產品合格”,未予正面回應;相比之下,另一家數碼店則在店內展示“本店移動電源具有國家3C認證,可上飛機”的醒目宣傳語。一位店員自信地表示,店內所有充電寶均有3C標識,“若發現無標識產品可贈送”。
在新亞洲國際電子科技城里,則是另一番景象。在一家主打充電寶出口的店鋪,店員明確告知,其產品均無3C標識?!皣饪蜕讨豢碈E標(歐盟合格認證)就足夠了?!睂τ跓o3C標識產品能否在國內合法銷售,該店員稱“目前仍可繼續售賣”。
線上平臺
部分新國標產品漲價
隨著民航新規實施,充電寶市場迎來一輪“換新熱”。不少消費者注意到,電商平臺上的新國標充電寶價格有上漲現象。記者調查發現,某平臺在售的3C認證大容量充電寶價格區間為80元~200元,個別產品調價幅度較大。以某品牌10000毫安產品為例,其售價從原先的145元飆升至289元,漲幅接近100%,商品頁面更是醒目標注“新國標3C認證”。
在另一個二手平臺,記者發現有較低價的二手充電寶在售,商家打出“超便宜”“批發”等促銷語吸引消費者。有商家表示,這些無3C認證的充電寶雖然不能帶上飛機,但其他場景下仍能夠正常使用。
市民出行
“無3C”仍可進地鐵、高鐵
面對市民“手頭上無3C標識的充電寶還能否使用”的疑問,市場監管總局明確表示,未被召回的充電寶能夠繼續使用,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遵守相應規定。
記者近日在廣州乘坐地鐵,攜帶了一個無3C標志的充電寶,并未受到制止。而此前廣州地鐵表示,根據限制性攜帶物品目錄,鋰電池單個額定容量值不大于2萬毫安且數量不超過5個時,可以攜帶進站。
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,她近日乘坐高鐵,安檢處有檢查充電寶,而她攜帶的無3C認證充電寶也能通過安檢。據鐵路部門此前規定,旅客攜帶充電寶進站乘車需滿足兩個條件,一是“標志清晰”,二是“單塊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”(約相當于2.7萬毫安時)。
如此看來,新規主要是對需要乘坐飛機出行的市民有影響。對于不能登機的充電寶,白云國際機場也提供免費寄存服務,兩座航站樓均設有暫存點,7天內免費寄存,7天后視為自棄處理。
記者還了解到,充電寶上通常有一個可循環使用標識,其中的數字如果是“5”,則意味著它可以循環使用5年。
行業亂象
正極材料成“降本”重災區
針對民航新規以及近期部分品牌充電寶因安全問題被召回等情況,真鋰研究院創始人、首席分析師墨柯觀察到,目前充電寶行業亂象往往出在正極材料上。
他指出,充電寶的核心部件是鋰電池(通常稱為電芯),而正極材料在電芯成本中占比高達30%~40%,是廠商降成本最可能“動手腳”的地方。他介紹,如果充電寶制造商選擇價格更低的電芯來降本,電芯廠商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下,也可能在關鍵的正極材料上妥協,例如使用雜質含量高、純度不足的次品材料?!斑@些雜質(多為金屬元素)導電性強,極易在電芯內部引發微短路,導致局部過熱?!?/p>
墨柯表示,若熱量無法及時散發,便會引發充電寶電池鼓包,嚴重時可能導致熱失控,最終引發燃燒或爆炸?!?C標識認證實際上也是從政策層面對這些問題進行規范,減少安全隱患。”
但他也認為,近期的問題產品召回事件以及乘機“3C認證”要求,對充電寶行業而言其實是好事,將加速行業洗牌?!斑@不僅提升了消費者對3C認證的認知,也揭露了行業在成本壓力與安全底線之下所面臨的挑戰?!?/p>
專家
鼓包、過熱是“危險信號”
市民如何判斷手中的充電寶是否安全?作為長期專注鋰電及新能源產業研究的專家,墨柯提供了直觀的安全判斷方法:“一是看是否鼓包。一旦發現充電寶外觀鼓包,必須立即停止使用;二是看是否異常發熱。如果使用時感覺充電寶格外燙手,表明其存在熱失控風險。若冷卻后復用仍迅速過熱,則基本可判定該產品存在嚴重安全隱患,不可再用?!?/p>
對于廢舊、閑置充電寶的處理,墨柯建議,消費者不要著急丟棄這些充電寶,因為鋰電池含重金屬,隨意丟棄可能會造成環境污染?!翱蓪㈤e置充電寶安全存放一至兩年。鋰電池會緩慢自放電,待其電量完全耗盡至無法再充電時,其狀態相對穩定安全。”
墨柯建議,相關部門可建立專項回收機制,將大量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交由專業機構統一處置或置換。他表示,單個充電寶體積小、回收價值低,其回收體系目前還不夠完善。“如何在規范框架下實現健康發展,將成為充電寶行業面臨的重大考驗?!?/p>
如何安全攜帶、使用充電寶?
●搭乘飛機時,購買新國標充電寶產品可正常登機。
●搭乘高鐵、地鐵時,手頭未被召回的充電寶仍可使用,但攜帶數量和容量應遵守相關規定。
●留意充電寶可循環使用期限,定期觀察外表,一旦鼓包、過熱立即停用。
●閑置充電寶不隨意丟棄,安全存放待其電量自然耗盡。
●尋找專業回收機構處理。
(編輯: 吳嘉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