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國際生物島(資料圖片)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通訊員李劍鋒 攝
全方位政策支持
聚焦生物藥、化學藥、中藥、高端醫療器械四大板塊,廣州細致開展產業細分領域梳理,并謀劃發展細胞和基因治療、AI+生物醫藥優勢明顯、潛力巨大的新領域新賽道,通過分類指導、精準施策,培育形成新的增長點。
今年5月,市醫保局出臺《廣州醫保支持創新醫藥發展若干措施》;9月,市衛生健康委出臺《支持創新藥械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》,助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與發展。
全鏈條要素配套
廣州從2020年就開啟了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補助,對生物醫藥企業、高校、醫院、科研院所等單位開展的新藥臨床研究、醫療器械產品注冊、研發服務和臨床試驗服務等進行獎補,有效支撐了企業的發展壯大。
繼1500億元產投母基金、500億元創投母基金、100億元天使母基金后,廣州推動五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(AIC)與廣州多家投資機構達成意向合作,重點支持廣州區域生物醫藥與健康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。
產業園擴容提質
圍繞做強“一核兩極”(以廣州生物島為核心,南沙科學城、中新廣州知識城和航空樞紐為南北兩極)集聚引擎,廣州以生物島為品牌,已形成廣州生物醫藥“一島多園”的格局。
廣州將制作生物醫藥產業地圖,為產業招商和項目引進提供空間導引。按照“一園區一方案”的思路,統籌生物醫藥價值園區建設,推動形成獨具特色、各有優勢、錯位協同的發展態勢。
(編輯: 廣州網 龍煜)